邱家廷应用清利肝胆、健脾温肾法治口疮
沈某,女,83岁,2017年5月16日初诊。
主诉:口腔及舌面疼痛红烂1年。
初诊: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口腔黏膜及舌面疼痛溃烂,常服维生素B2及多方中药治疗均无效,此起彼伏,缠绵不愈。现症:口腔黏膜及舌面疼痛溃烂,时时呻吟,语音不清且困难,伴口干口苦,食少,大便初硬后溏,五六日一行。痛苦面容,舌面及口腔黏膜有散在之红色斑块溃疡,舌质红,苔少或呈地图样,乏津。脉细弦。心电图正常,血糖4.6mmol/L,B超提示肝功能无明显异常,胃镜无明显异常。
中医辨证:①口疮;②舌痹。
西医诊断:口腔黏膜溃疡。
治法:清利肝胆,健脾温肾。
处方:乌梅丸合小柴胡汤加减。
乌梅15g,当归30g,桂枝3g,干姜3g,附子3g,黄连6g,黄柏6g,柴胡15g,黄芩10g,党参15g,半夏15g,陈皮20g。3剂,水煎服。医嘱:忌酒、辛辣刺激食物。
二诊:2017年5月20日。患者面呈欣喜之色,常年痛苦之病终遇治疗之法,口腔溃烂处颜色变淡,不似治疗前的鲜红,疼痛明显减轻,已能顺利进食,口干口苦减轻,能正确发音。舌质红,苔少或呈地图样,乏津,脉沉数。继服上方。6剂,水煎服。
三诊:2017年5月27日。服上方患者精神尚可,口腔及舌面溃烂处开始收敛,颜色基本同正常黏膜色,且疼痛消失,纳食基本正常,余无不适。舌质淡红,苔少,脉沉细。上方桂枝、干姜、附子各增至6g。6剂,水煎服。
四诊:2017年6月3日。服上方精神好,口腔及舌面溃烂处已基本愈合,疼痛消失,饮食及二便正常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细。守上方,继服6剂。
五诊:2017年6月10日。服上方精神好,口腔顽固性溃烂已彻底治愈,目前已无特殊不适。
体会:病人常年顽疾,多处求医,口腔溃疡、疼痛溃烂反复不愈,此起彼伏,痛苦不堪。推测此前多认为疮疡之病一派阳热之证,必多用清热解毒、凉血活血、养阴生津之剂,病情非但不轻,反而缠绵加重,说明此证决非单纯热证,当属寒热错杂,水寒于下,火炎于上,上热下寒。按其归经则属肝经血虚郁遏,脾湿肾寒。肝主升发,性喜条达,赖于脾肾功能之相助,使其生培有源,才能发荣畅茂,木静而风恬也。反之五行运化失常则木郁土湿水寒,故乌梅丸方用酸温之乌梅为主,是从其性而欲入其肝,合用味甘辛而性温之桂枝、当归养血疏肝;配伍党参归经入脾,补中气而培脾土;复用附子、干姜、细辛、花椒大热之药,温肾阳又祛脏寒;因其肝木不能协水上济而证见上热消渴,故本方又佐用黄连、黄柏苦寒泻火而清上。如此,水暖土和木达,生机充沛,肌肉得以温养,口腔溃疡自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