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诊时间(无节假日)0:00 - 24:00

无障碍浏览 | 手机网站 | OA入口

邱家廷应用清疏肝胆、养血安神法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
字体【 】     编辑日期:2021-07-16     来源:赣州市中医院     阅读次数:次     保护视力色: 

 病例王某,男,47岁,2017年10月26日初诊。

主诉:周身郁热半年。初诊:半年前因情志不舒引起周身郁热,测体温在37℃以下,心烦,睡眠欠佳,口干苦,食欲不振,常服中药无效,前来我院就诊。现症:患者时周身郁热,悲伤欲哭,心烦失眠,口干苦,恶心欲吐。舌红,苔薄黄,脉弦细。
中医辨证:郁证(肝经郁热)。
治法:清疏肝胆,养血安神。
处方:小柴胡汤合酸枣仁汤、甘麦大枣汤加减。
柴胡15g,黄芩10g,生地20g,当归20g,白芍20g,栀子10g,枣仁30g,知母15g,川芎10g,茯苓15g,茵陈20g,丹皮15g,甘草15g,半夏15g,竹茹15g,小麦50g,大枣3个。3剂,水煎服。
二诊:2017年10月30日。精神较前好转,周身郁热稍缓解,口干苦减轻,但仍心烦眠差,恶心等症状消失。舌红,苔薄黄,脉弦细。病情好转,守方继服6剂。
三诊:2017年11月6日。病人精神明显好转,口干苦及周身郁热现象减轻,心烦及睡眠好转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上方去茵陈、半夏、竹茹,加夜交藤30g养血安神。6剂,水煎服
四诊:2017年11月22日。病人病情稳定,周身郁热及悲伤欲哭、心烦失眠等现象消失,精神尚可,稍感乏力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患者已痊愈,上方去夜交藤,加黄芪30g。3剂继服巩固疗效。
体会: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、气机郁滞所致,以心情抑郁、情绪不宁、胸部胀满、胁肋胀痛,或易怒喜哭,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。郁证主要见于西医学的神经衰弱、癔症及焦虑症等。另外,也可见于更年期综合征及反应性精神病。高老认为郁证乃心神方面疾病,其病位虽然在心,但大多与肝胆关系密切。因此,在治疗上当立足于肝,采取清疏补肝之法进行治疗,均可获得满意疗效。代表方剂为小柴胡汤、温胆汤等。本案患者符合郁证的诊断。《古今医统大全·郁证门》云:“郁为七情不舒,遂成郁结,既郁之久,变病多端。”明确指出郁证的病因是七情不舒,且郁久可导致多种疾病。肝失疏泄,气机郁滞,木郁化火,母病及子,上扰心神,故见心烦失眠;肝郁气滞,故见悲伤欲哭。中药应以清疏肝胆,养血安神,健脾益气治之。给予小柴胡汤加减。小柴胡汤出自《伤寒论》,是治疗少阳病的主方,具有和解少阳、清疏肝胆、健脾和胃之功。方中柴胡疏解少阳之郁热;黄芩清解胆腑之邪气;柴胡、黄芩合用,以清解胆腑之邪热;半夏调和胃气而降逆止呕;炙甘草、大枣甘温补脾益气,甘可缓急;生地、当归、白芍、丹皮滋阴养血,清肝泻火;酸枣仁养心、安神、补肝。川芎、知母合用,可滋阴调肝,泻火清热除烦。配伍茯苓、甘草,既可健脾、增强化生营血之源以助主药补养心肝;又可甘缓补虚而调和诸药。酸枣仁养肝血,安心神;川芎调肝活血;茯苓宁心安神;栀子清热除烦;知母滋阴清热;竹茹、小麦清热除烦止呕;茵陈清利湿热。诸药合用共奏清疏肝胆、健脾和胃、养心安神之功

Copyright(c) www.jxsgzszyy.cn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