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科普】中医正骨中的骨折治疗16字原则
骨折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损伤,而如何正确、有效地治疗骨折,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知识。在中医正骨中,治疗骨折有着一套独特的“16字原则”,这就是:动静结合、筋骨并重、内外兼治、医患合作。
在中医骨伤科学中,骨折的治疗不仅仅关注骨折本身,更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平衡,以及动静结合的哲学思想。这16字原则不仅反映了中医的治疗理念,也融合了现代医学的科技成果。
1.、动静结合:动静结合是中医治疗骨折的核心原则之一。骨折后的固定是“静”,而通过适度的功能锻炼是“动”。这种结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,加速骨折愈合。例如,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,小夹板外固定可以保持骨折部位的静止,而通过握拳等肌肉收缩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加速消肿。
2.、筋骨并重:筋骨并重原则强调在治疗骨折的同时,要重视软组织的保护和修复。骨折复位时,应避免使用暴力,以免损伤周围血管和神经,影响骨折愈合。同时,应采取措施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,如通过合理的功能锻炼和中药熏洗等。
3.、内外兼治:内外兼治原则意味着在治疗骨折时,不仅要关注局部骨折的复位和固定,还要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,如年龄、体质、营养状况等进行辨证施治。骨折的早、中、晚期治疗需根据不同的病理变化和患者体质,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,如早期活血化瘀,中期接骨续筋,晚期强筋壮骨。
4.、医患合作:医患合作在骨折治疗中至关重要。医生需要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,而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治疗,包括遵循医嘱进行适当的锻炼和避免不当的活动。患者的积极参与可以提高治疗效果,减少并发症。
将这16字原则应用于骨折治疗的整个过程,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,促进骨折的快速愈合和功能的最大恢复。这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,也提高了治疗效率,充分体现了中医正骨的治疗特色和优势。